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专栏>数学与科学学院>学院介绍>详细内容

学院介绍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情况表
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4-22 16:22:36 浏览次数: 【字体:

附件 2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情况表

 

 

 

 

 

 

 

 

 

项目名称    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

项目学校       

立项时间   2014.6             

建成日期   2015.11            

 

 

 

 

江苏省教育厅

 

 

一、建设情况总结

课程基地引领学校发展

 

—— 课程基地建设阶段总结

 

2014年6月,我校申报的“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成功获得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批准。一年多来,学校在省基教处南通市教育局的领导下,不断探索特色化、校本化课程基地建设开发与实施的规律,不断推进课程基地建设对常态化教学的引领与影响,进而丰富学校以人为本,智慧教育理念的内涵;同时积极发挥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提升了学校课程基地的影响,真正实现了以课程基地引领学校的优质发展和特色发展。

一、确保资金投入,加快硬件建设

学校在获得省投资120万元,市投资200万元的基础上,自筹专项资金800多万元用于课程基地建设。学校建成了依托理科实验大楼的多功能馆室如下:数学建模实验室,物理,生化数字传感器实验室各一个,通用纳米实验室,物理先修竞赛实验室,化学先修竞赛实验室,生物先修竞赛实验室,生物组织培养室,电子显微镜室,高低温技术实验室,生物标本室,物理创新实验室,生化创新实验室,环境生态实验室,多功能光学实验室,数字地理通用教室,数字气象站,环幕展示厅。共计18个多功能馆室。明年起,每年学校将预算50万经费保障基地的后期建设和正常运行。

二、优化教学环境,丰富学科文化

从课程基地申报阶段开始,学校就成立了以成锦平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领导学校的课程基地建设。

同时,学校通过各种途径,逐步构建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建设和管理的支持体系。一是经费支持体系。学校与省、市基教处等达成相关协议,在经费上支持学校建设课程基地。二是学校建设经费大力倾斜。我校是南通市政府投资兴建的五星标准的高级中学,因此在学校建设的资金分配上,结合课程基地的成功申报,对基地建设资金的投入,进行了政策性倾斜,确保课程基地按时和优质的建设。三是制度保障体系。我们在基地的建设与使用中创新思维、不断总结,形成了系统的管理制度,使课程基地教育教学功能常态化。

在课程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学校结合申报书进一步理清了数学和科学课程基地的核心理念,即:“让每个学生在基地得到体验,得到发展(科学)”和“在猜想、实验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数学)”。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学校以数学和科学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为抓手,开创课程基地建设的新平台、新领域。目前,五个学科共开设校本课程十余门。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五个学科分别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课程教学环境,科学学科注重动手实践,现象观察,数据分析;数学学科注重用实验验证猜想,数学模型构建。

三、建设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学习

学校在科技推动课程基地建设的理念引领下,多层面、多维度的开发互动平台。一是构建人-机互动平台,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以现代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为骨架支撑,多功能数字实验器材为端口,实现了实验数据及时反馈,及时存储,共享互通。二是构建了师-师互动平台,基地依托学校五大学院之一的理学院,建立了涵盖理科五大学科的教师QQ群,定期组织话题讨论,让全校的相关学科教师都能充分认识课程基地建设的意义,积极投身到课程基地的建设和使用中去,以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教学效益的提高。三是构建了师-生互动平台,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了课程基地专题模块,并设立了专门的互动论坛,师生间交流课程基地教与学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四、实施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严格按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规定的标准设置课程,统一了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设置安排表,保证开齐开足国家课程。

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学校加强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目前,有10位教师在基地开设校本课程,同时组建了与课程基地关联的学生社团4个,正在开发校本教材5本;其中有: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指尖上的NAS、数字化物理实验、化学趣味实验与创新实验探究、生物先修、看影片学地理,生活中的纳米材料等课程资源与实验方案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发与完善。

五、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发展

学校将新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基地建设相结合,实现了学科研训和课程基地建设的同步和谐发展。

学校多次承担市级校际交流听课活动,与各兄弟学校共同促进理科教学再上新台阶。市特后名师梯队展示课,市级优课比赛,省际优课展示课等相继在我校举办。张晓冰名师工作室进驻通用纳米实验室。基地今年接待兄弟学校的参观学习300多人次。

同时,我们坚持建设与培训同步进行,做到所有馆室培训的全覆盖,体现了建设、培训、使用和研究的系列化,有力地推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中我校理学院有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2人,市333骨干教师3人,南通大市学科带头人5,局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近20多人,逐步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六、服务学生实践,促进学生发展

课程基地的建设最终目的是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此,学校在以人为本,智慧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将课程基地建设与小班化教育、智慧课堂的打造相结合,尊重和了解学生心理,掌握学生的发展规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打造动态、和谐、可持续发展、以及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张扬个性、发展潜能。

在省市各级理科学生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得了多项省市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

总结近一年来课程基地的建设情况,我们提高了认识,强化了能力,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学校的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特色创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感觉到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在课程基地馆室与国家课程相结合方面还有许多的路要走,针对这些问题,基地准备与南通大学理学院挂钩,利用南通大学的科研优势,指导完善我校课程基地的相关软件内容,争取在一流的课程基地硬件基础上,融入一流的软件,以发挥课程基地的最大效应。后期,我们将在省基教处和南通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按照建设方案,继续筹措资金,不断加快课程基地的建设,使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成为实践性、体验性、自主性教学的新阵地。

 

 

二、项目资金来源情况表

单位:万元

资金来源

金额

到位时间

1、省财政补助

 120

 2015年6月

2、市、县财政投入

 200

 2015年6月

3、学校自筹

 832.5

 2015年6月

4、其他

 

 

合  计

1152.5

 

三、项目资金支出明细表

单位:万元

支出项目名称

 

支出时间

物理、化学、生物数字化实验室配备

50万元

2014年7月

环幕展厅

30万元

2014年7月

基础实验室

230万元

2014年7月

数字地理教室

85万元

2014年7月

生物互动教室设备(电子显微镜教室)

65万元

2014年8月

实验楼走廊实验一套   

30万元

2014年8月

数学建模实验室

48万元

2015年3月

高低温技术实验室、物理创新实验室、生物组培实验室、环境生态实验室、生化创新实验室

245万元

 

 

 

2015年3月

纳米实验室设备一批

  

90万元

2015年9月

物理先修竞赛与多功能光学实验室\ 生物标本室\ 生物先修竞赛实验室\化学先修竞赛实验室

270万元(分别为97\42\76\55万元)

2015年9月

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文化墙

9.5万元

2015年9月

资金合计

1152.5万元

 

 

 

四、学校自评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学校自评简述

自评得分

经费投入(12分)

省拨经费全额用于项目建设

3

120万元全部足额投入建设

3

市、县配套经费足额到位

5

200万元全部足额投入建设

5

学校自筹经费按比例配备

4

超额投入800多万元建设

4

教学环境(13分)

课程基地的核心理念

3

构建以数学为主干,自然科学为分支的综合性课程基地。充分利用市内优质高中资源和南通大学教科研优势,采取课程选修、社团活动、研究小组、学术讲座等形式发展学生特长

3

加强学科文化开发

5

基于课程基地硬件建设,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地方、校本课程为特色,形成一套符合学生终身发展,认知观;具有通大附中“博雅,勇毅”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

5

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教学环境

5

构建各具特点的多功能馆室的文化氛围,从内容,色彩,布局等方面建成识别度高的课程教学环境

5

模型建构(13分)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梳理细分

3

针对基地各学科特点,先分学科,分类梳理,再统筹安排

3

重点难点内容的模型构建

5

按照课程标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重难点的模型构建

5

课程内容的设施场地

5

针对不同课程内容,合理高效的安排基地馆室,争取一馆多用,最大限度发挥馆室的集群效应。

5

互动平台(12分)

技术推动的平台建设

4

全校区域的无线宽带全覆盖,不同群体不同权限登录。进行高效的数据网络传输,构建通大附中的大数据平台。

4

人机互动的软件建设情况

4

基地全局互动介绍屏幕已经完成,具体各馆室人机互动软件,还在开发完善中。

3

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

4

学生国家课程,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自主参与度高,小组互助学习已经蔚然成风。

4

课程资源(12分)

实施国家课程的情况

4

全面足额开设国家课程

4

开发校本课程的情况

4

按计划结合基地建设,有条不紊进行

4

教师开发学科课程情况

4

各科老师针对自己管理的馆室,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积极开发对应课程

3

教师发展(13分)

教研组织建在课程基地

4

定人定馆,将学科融入到基地各个馆室中

4

教研活动开展在课程基地

4

所有学生探究性活动都在基地馆室中进行

4

名师工作室建在课程基地

5

张晓冰名师工作室进驻通用纳米实验室

5

学生实践(13分)

基地建设成果运用于教学情况

4

建完即使用,使用即见效

4

学生在基地的体验和感知情况

5

全面感知科技进步带来的探索变革

5

学生社团及学生实践创造情况

4

学生利用建成的功能馆室,自主进行社团探究活动

4

建成效果

(12分)

教和学方式变化情况

4

从简单的实验演示,学生传统器具的实验探究,变成可视化强,数据反映明显,数据采集精确的学生互助式探究学习,效果显著。

4

形成学校特色情况

4

针对通大附中五大学院建制,理学院承担了学生自然科学探索的校本特色

4

社会支教情况

4

与南通大学理学院对接,邀请大学教授到基地进行知识讲座,聘请在校大学生与我校学生结对,指导学生完成科学探究

4

合计

100

 

98

学校认为其他有创意的亮点和做法

依托学校数理学院建设,保障基地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Baidu
map